江大新闻网讯 4月22日至25日,副校长、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贾永胜教授带队由中青年骨干教师、硕博士研究生组成的科研骨干团队一行十余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现场推广应用,并组织开展“赓续红色基因,锤炼爆破铁军”专题党建活动。
在成果现场推广应用中,科研团队开展高原隧道智能化安全高效控爆技术现场实验,以及隧道爆破智能设计与精细爆破系列控制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了智能爆破设计效率比人工提高十余倍,机械化装药比人工装药效率提升100%,最大爆破开挖进尺超5 m米,平均线性超挖≤14.5 cm等系列技术突破.这些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高原地区铁路隧道爆破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和经济社会价值。
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贾永胜带领党员先锋团队重走长征路,向团队成员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光辉篇章,并在泸定桥上回顾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这场用血肉铸就的伟大奇迹和人类精神的雄浑史诗。
科研团队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前庄严列队,铿锵的誓言与江涛共鸣,大家情绪激昂,踌躇满志。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数字建造与爆破工程学院院长孙金山教授感慨道:“站在先辈用生命开辟的通道上,我们更应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返程途中,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特种爆破研究所所长谢全民教授和大家在颠簸的越野车里探讨:如何将长征精神融入精细爆破科研攻关,怎样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践行初心使命。青年教师董千副教授表示,在高原隧道施工一线掌子面围绕精细爆破领域卡脖子难题攻坚克难,既受到了“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科研教育,又受到了“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
“当年红军用铁脚板丈量雪山草地,今天我们用科技利剑劈开地质天险。”贾永胜指着地图上绵延的铁路线路图说道。
据悉,近3年来,团队战高温、斗严寒、上高原、排难险,累计220余人次深入高原一线,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服务,用智慧与汗水服务国家战略,为提升我国钻爆法隧道工程技术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讯员 刘旭文)
编辑:赵蔚
审核: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