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新闻网讯 近日,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梁济元教授指导的2023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晓浪(2019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30.8)上发表题为《Deciphering Failure Mechanisms of Zn-S Batteries: Anion-Cation Synergy for Dual-Interface Stabilization Toward Dendrite-Free Zinc and Reversible Sulfur Conversion》的研究性论文。
水系锌-硫电池(ZSB)具备高安全、低成本、高容量等特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极具应用潜力。然而,由于硫的导电性差、电池固-固反应动力学缓慢,电解液中的水分子易分解,导致电池放电电压低、循环稳定性差,阻碍其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研究采用碘化胆碱为电解液添加剂,通过胆碱阳离子媒介催化作用,有效稳定催化剂碘离子,抑制其穿梭,提升锌硫电池(ZSB)的长循环性能。研究表明得益于阴阳离子之间的高效协同作用,不仅实现了锌负极高度稳定的沉积/剥离行为(在5 mA/cm2、1 mAh/cm2条件下循环超过5500小时),更使ZSB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2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72%)。该工作全面分析了ZSB在传统含碘催化剂条件下的失效原因,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通讯员:吴姝雯
编辑:易俊
审核: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