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去过的研讨会

发布者:校报发布时间:2017-11-23浏览次数:861

作者:外国语学院 夏映雪

  在法国读博士,最常参加的就是各式研讨会,因为这既是学分的组成部分,也是分享、获取最新学术信息的重要途径。  学院式的研讨会一般由实验室(法语是labora-toire,也可以看作研究所)或博士学院合作举办,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讨论。以我个人有限的的经验来谈,大约可以分成三类:长期型、国际型、发表型。 

   长期型的研讨会通常有个很大且范畴宏大的主题,每隔一段时间开一次会,就其中的一个部分或者科研的整体进展进行讨论,其最终目的一般是出版杂志或者书籍。这种研讨会肯定是小型的,每次也不过十来人,除了这个项目的核心成员,也有像我一样,被自己的导师介绍进这个团体的学生,或者是偶尔根据主题需要,邀请其他学校、其他国家的相关人员参与讨论。在每个学年开始的时候,小组成员会收到一份详细的安排表,包括今年有几次会议,每次会议的具体时间、探讨主题和主讲人,同时,在每次会议之前,还会收到相关的参考书目及支撑材料,让与会者在会前有充分的时间熟悉讨论内容。  正因为这种极强的延续性和目标性,每次的会议都是带着任务来,带着任务走。比如我在研究生阶段,参加过一个由Gestion6et6société(管理与社会)研究所和巴黎四大语言学研究中心Cediscor共同主持的一个项目ADculture,其目的是通过对不同文化中同类语言文本的对比,分析文化对语言、社会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反之亦然。当时的主题是对比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不同语言文本,其中一个观察结果是:各国在法律规范用语中参杂的感情色彩各有不同,有的国家会明确区分商业性的救助和人道救助,但另一些国家在语言表达上则比较模糊,这种差异反应到社会共识上,就是一个集体对待儿童的定位。我作为当时唯一的中国人,需要参照这些已经归纳出的特征在中文文本中进行核对,以扩大整个研究所涵盖的范围,也就是说,每次开会前都要交份作业,开会时偶尔还需要发言。 

    第二种国际型研讨会是我最喜欢参加的,没什么任务压力,就是去听听各家的学术成果,有时候还能见到一些只在期刊和书本中出现的人。巴黎作为学术中心,只要是在各个实验室广泛宣传的研讨会都是国际性的,直白来说,在巴黎的学术圈找个外国人简直易如反掌。  大型研讨会一般持续两天,形式也比较固定:以主讲人的介绍开场,之后受邀者按顺序演讲,最后圆桌会议结尾。这么漫长且涵盖内容丰富的研讨会,听众真的都在认真听讲吗?第一排的主办者(通常是各实验室的博导)肯定是非常认真记笔记、提问题的,因为他们身兼了出版任务。其他人就比较随意,反正带个电脑敲敲打打,无论是回复邮件、现场办公,还是认真记录,也没人会去深究。  

     研讨会的国际性带来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但也产生了语言理解方面的困难。你猜的没错,外国人说法语偶尔很难懂!双语者暂且不谈,那些明显带有口音,能分辨出法语是后天学习的外国人,才是问题的源头。我观察的结果是,德国人说法语最正统,除了句尾最后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明显上扬这个普遍特点外,其他也没什么可指摘的了;母语是俄语的人次之,虽然偶有偏差,但这个名族爱发言的特性恐怕也为其练习口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法语同为拉丁语系,从单词到语法都极其相似,所以这两国人学法语特别快,但也可能是学得太顺了吧,有的初学者还没捋直舌头就哇哩哇啦的说一通,对其他外国人很是困扰;最难听懂的反倒是巴西人,这个结论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知是我碰到的巴西人都太坚持母语,还是巴西人说的葡语跟法语相斥。 

    最后一种发表型研讨会,规模普遍不大。我一开始非常疑惑,明明是国外有名的大教授,为什么来听发表的人也不过一间小教室,三十几个?后来才陆续知道,这些研讨会因为专业性很强,或者教授只发表最新的一项研究进展,所以来都是这个研究领域,或者正在从事这个项目的人。当然,也有很多科普式的大型讲座,比如语言学界的泰斗乔姆斯基,前几年在巴黎东方语言学院做的演讲就座无虚席。还有另一种更可亲的发表研讨会,是让在读的博士介绍自己的研究,一般预定一个小教室,同一个领域或者同一个实验室的学生老师参加,没那么高的学术门槛,有问题就相互沟通、交流。 

    如果研讨会时间较长,会议中间会安排一个pause6café,简单来说就是茶歇。好一点的研讨会有专门的桌子摆了糕点和咖啡,差一点的就要自己去自动贩售机买杯咖啡。研讨会结束后,还有聚会的习惯,法语里叫做pot,其实就是分一些小饼干、小糕点,大家站着聊聊天。从这点可以看出,法国人真的很爱说话,研讨会上说了不够,私下里还要专门安排个场景继续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