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5日凌晨,汉川一老农患病离开人世,按其身前捐献遗嘱,遗体被送往我校医学院用于医学教学与科研,大爱无私令人感佩。
我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老师们,无论寒暑假,放弃休息,长年正常接收捐献遗体。每年接收的约20具捐献遗体在进行灌注防腐处理两年后,才能够被应用于医学教学科研中。
学子们将这些遗体尊称为“大体老师”,因为正是这些无言的老师,让他们能更好地认识人体结构,提高解剖实践能力,获得更多医学知识。解剖教学前,同学们都会默哀以示尊重。教研室的许老师说,同学们作为医生的预备力量,必须要具备高尚的医德。比如要尊重“大体老师”,他们的奉献精神是很伟大的。
据悉,我校医学院从2003年开始参加了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接收工作,在我校设立了遗体(器官)捐献及遗体接收站,通过武汉市红十字会接受来自社会捐献的遗体及器官,供教学科研使用。
(学通社 朱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