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新闻网讯 3月7日,由湖北省知识产权局指导,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办,湖北省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承办,我校作为协办单位之一的“智慧通”2025年湖北省专利转化供需对接系列活动(汽车产业专场)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来自湖北省的地市知识产权部门、龙头车企、高校科研团队、金融投资机构等20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导向,为产学研合作搭建桥梁,构建专利转化运用良好生态,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我校依托学科优势资源,组建专项团队深度参与此次活动,两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活动中精彩亮相路演展示,凭借成果的前沿技术突破和市场潜力受到湖北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及创投机构的高度关注。
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刘志宏教授团队项目成果“环保水性芳纶浆料及高安全性涂布隔膜”,针对高性能芳纶涂布电池隔膜成本高等问题,自主设计与合成了低成本新型类芳纶,并与企业合作研发了十余种环保水性浆料配方,制备出一系列类芳纶涂布复合隔膜。该类水性环保芳纶隔膜显著提高了隔膜的热尺寸稳定性和吸液保液性,能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推动锂电池隔膜领域的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
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汽车团队项目成果“液流周期性输运动力锂电池均温机制与热管理应用”,通过设计冷却液流动路径,利用仿真和实验结合,优化流道设计,确保温度均匀性显著提升电池组的散热效率,以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安全性。利用热电材料的帕尔贴效应,实现高效、环保的车内温度调节,减少传统制冷剂的使用,重点攻克材料性能与能效比的提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绿色、智能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我校科研处负责人表示,我校将以本次专利供需对接活动为重要契机,着力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材料、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等“卡脖子”领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城市大学的学科集群优势和创新策源功能,通过“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围绕“中国车谷”打造产业创新大走廊的战略部署,持续输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成果和高端智库人才资源,为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赋能和智力支持,助推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讯员 何芳)
编辑:赵明
审核: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