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汉马遇上江大!

发布时间:2025-03-25

来源:社发处、江汉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者:陈敏英浏览次数:310

3月23日上午7点30分,2025武汉马拉松在汉口沿江大道三阳路口鸣枪起跑!这场国际田联金标认证赛事汇聚了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名跑者,在“粉白花海”中展开激烈角逐,共同谱写运动与城市的交响乐章。

由于今年是武汉马拉松首次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吸引了全球45万人报名,比2024年新增1.7倍多,成为国内和亚洲报名人数最多的马拉松赛事。

赛事以“樱花季 越江湖”为主题,赛道从汉口沿江大道至到东湖绿道,全长42.195公里,沿路樱花灿烂,水色山光,让跑者在竞技的同时尽享“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江城美丽风光



  我校23名校友、教师和学生组成“江汉大学2025年武汉马拉松战队”,佩戴绘有江汉大学标识的姓名号码布,奔跑在最美樱花赛道,同赴这场春日盛会。他们在赛道上挑战自我、创造佳绩,用脚步丈量武汉这座城市的美丽与魅力,用汗水诠释对运动的热爱与执着,充分展现江大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秦旭辉校友(原江大教师、江汉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这次武汉马拉松是在疫情之后的第一次全马奔跑,最特别的体会是,刚开始跑是盯着身边的跑者,防止别人超过自己;跑过二十公里后,是盯着路边的公里数指示牌,想着下一个数字目标;过了35公里,眼中既没有同跑者,也没有公里数,只余坚持下去的信念。最后7公里是在和自己的极限博斗中完成的!跑过终点,喜悦涌上心头。

  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年轻时爱和人较劲,然后是和目标较劲,最终是和自己较劲,才能有最好的结果。




    徐书鹏校友(2000级城市规划专业)

  在武汉马拉松的赛道上,东湖的美景如画,市民的热情如火,沿途的补给丰富如盛宴。天气温润,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希望的节奏上。26公里处,脚趾的伤痛几乎让我放弃,但咬牙坚持住了。40公里时,身心超脱了疲惫,如释重负。完成比赛的那一刻,我收获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场马拉松,是对意志的磨砺,对极限的挑战,更是对热爱生活的颂歌。



  

    熊掀校友(200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日常15公里都能轻松应对,以为21公里的半马路程对我来说不会太难,最后却发现自己天真了。起跑时,我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进,享受着沿途的风景和观众的热情。到了16公里处,我的腿部肌肉开始紧绷,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无力感逐渐蔓延。最后5公里,是与自己的较量。我放慢了速度,调整呼吸,告诉自己不要放弃。每一步都像是在突破极限,一定要坚持下来。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突破自我的成就感。这次半马的经历让我明白,不能轻视每一次挑战,明年再见! 



 

       伍玲校友200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作为本土赛事,沿路都是武汉的跑友,不停给我加油鼓劲,超级的开心!

    净计时成绩02:46:59,成绩证书上面的女子全部排名第18(含外籍)



 

     桂娟校友(2002级体育教育专业)

   跑马拉松和人生很像,都需先为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然后心无旁骛地勇往直前。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迈进,每一次坚持,都是努力的注脚。只要不放弃,持续向前,就会发现自己在一步步靠近胜利的终点线,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和荣耀。



 

       刘豪校友(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用脚步丈量城市,做自己的领跑者。



 

    杨耿校友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两年前因减肥开始接触跑步,起初一次只能跑一公里,那时压根没想过能踏上汉马赛道。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现场氛围超级赞,国歌嘹亮,锣鼓声与心跳共振,绝对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跑的过程中,心率一直较高,开始还担心跑不下来,但在路边志愿者热情似火的“加油”声中,最终坚持完成了比赛。最幸运的是,在比赛前一晚找到了江大马拉松组织,里面很多半马、全马的“大神”,大家互相勉励、加油,激励我坚持到了终点。我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魏东校友2008级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

  连续5年摇号,今年终于站在了2025武汉马拉松的赛道上!作为运动迷,这一刻盼了太久。开跑后,我带着满腔热忱全力冲刺。一路上,江风、樱花和热情的加油声,都化作我脚下的动力。赛程里每一步都在挑战极限,好在咬牙坚持,最终冲过终点,还成功PB !这场胜利等得辛苦,却无比值得。所有的汗水与等待,都在冲线瞬间化作幸福。未来,我还会跑向下一场,奔赴更多热爱!我要用脚步丈量武汉,用心灵感受汉马!




   潘心纲(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教师)

  2025年,武汉马拉松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在这场精彩的体育盛会中,作为江汉大学教职工乐跑协会会长和校友工作人员,我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力服务好校友参赛,积极传递江大人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导、鼓励更多校友、师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共同追求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

  带着印有江汉大学标识姓名号码布奔跑在樱花赛道上,有骄傲、有自豪,更有份责任感、使命感,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展现江大人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精气神。

  幸运的是,最终领取了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奖牌,完成了四大满贯——北京、广州、武汉和重庆马拉松比赛。比赛成绩03:43:36,比32日重庆马拉松03:45:38提高22秒,比2024年汉马03:49:06提高530秒。一路奔跑,最深的感受分享给大家:成绩=努力+坚持+积累。做好自己,享受奋斗,坚持胜利。



 

   朱文艺(智能制造学院教师)

   323日,家门口的武汉马拉松,让我收获了一份别样的体验。赛道两旁热情的观众让我触动;身着“武汉蓝”的大学生志愿者让我激动;特地赶来为我加油的同事,更是让我感动!

  前半程,我奋力奔跑,陶醉于一城两江三镇的最美赛道;后半程,我咬牙坚持,誓要拿到那块向往已久的“金镶玉”。最终,4小时746秒,我坚持跑了下来,虽没有PB,但心满意足。将来,我会和我的亲人、朋友、学生分享这次跑步体验,让更多人跑起来!



 

    彭琦(音乐学院教师)

  周日的清晨,江风裹着细雨拂面,站在沿江大道的起跑线上,与4万多名跑者共同呼吸着湿润的空气。21.0975公里的半马征程,不仅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更是一次与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深情相拥。

  前3公里,细雨如纱,为赛道蒙上诗意的薄雾。穿过江汉关时,充满底蕴的建筑在雨中更显厚重,仿佛历史的回响与奔跑的足音交织成序曲。江汉一桥、长江大桥、沙湖大桥,每一座的爬升都很艰难,每一次的上坡都非常不易,再加上雨后路面湿滑,只能缩小步幅、压低重心。哪怕用最慢的速度跑,都尽量让自己不要停下来走路。最后3公里,咬牙冲刺,任由汗水与未干的雨水在脸上交融。武汉人也用响彻赛道的“加油”,拉满了此次汉马的体验感。

  万人同行不觉孤独,旅程终点也是下一段征程的起点。正如武汉这座历经风雨却始终蓬勃的城市。生命之美,既是晴空下的绽放,也是细雨中的坚持。

  明年樱花季愿与江城再赴约!



 

    黄喆(商学院教师)

  虽然之前参加过三次半马比赛,但汉马对我而言仍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次。作为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后的首届比赛,汉马以三桥两江的立体赛道检验着跑者的实力,连续的爬升考验着体力也磨砺着耐心。尽管16℃的起跑高温给赛道增添了难度,但中山大道新栽的樱花树和半途中迎来的小雨,成为奔跑在春日江城独特的享受。在13公里处,湿滑的汉阳门路段让我不慎摔倒,而沿途的志愿者和观众的加油声鼓励我最终以2小时完成比赛。

  虽然未能刷新个人最好成绩,但我暗下决心,明年要挑战穿越凌波门栈道的全马赛道,在东湖樱花隧道里完成新的蜕变。



  

    王配才(生命科学学院教师) 

  时隔六年再赴汉马之约,雨丝编织的赛道上,志愿者们的身影成为最温暖的路标,市民撑着伞组成彩色人墙。

  放慢脚步,雨中的江城宛如水墨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从樱花大道到长江江畔,从志愿者的微笑到市民们的呐喊,汉马的赛道愈发开阔,武汉的明天更加璀璨。



 

    汪帆(美术学院教师)

  作为首次参加马拉松的新手,我在2025323日完成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收获了人生第一枚马拉松完赛奖牌。清晨站在起跑点,与跑友们共同感受三枪分发的热烈氛围,沿途经过的每一步都承载着武汉的城市脉动。赛道旁市民的加油声、志愿者贴心的补给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挑战自我”与“全民共享”的马拉松精神。



   

    杨宇帆(体育学院社体221学生)

  初春小雨,樱花缤纷,武汉马拉松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短暂又漫长,沉浸在志愿者、观众、选手的每一次击掌与呐喊中,每一秒都让我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武汉马拉松不仅是一次跑步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一路上跟随或超越其他选手,最终还是选择跟随自己的脚步,超越自我!期待下一次再战武汉马拉松!



(通讯员 潘心纲)



    编辑 陈敏英 易俊  高西

    审核  李莎

















分享

单月单篇点击量排名

投稿量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