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礼立院士出版专著《强地震动按破坏强度的排序研究》

并被授予“国际地震工程大师”称号

发布时间:2025-04-21

来源:湖北(武汉)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发布者:赵蔚浏览次数:11

江大新闻网讯 怎样科学地评价地震动对工程的破坏作用,以及怎样对迄今为止实际记录到的大量强震动记录按其对工程破坏强弱进行比较和排序?这是全世界地震工程科学家和工程师面临的一个始终未解决的百年难题。近日,我校谢礼立院士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强地震动按破坏强度的排序研究》破解了这一难题,谢礼立院士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以本专著成果为主题作大师报告,被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授予“国际地震工程大师”称号。

本书从地震动记录本身特征出发,逐步介绍了地震动参数计算、不同结构的类别划分、地震破坏机制分析、地震动破坏强度定量排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基于超越概率的地震动破坏强度确定等方面的内容。针对世界百年难题,该研究将现有结构按其自振周期分为三类,按结构所在的场地分为四类,对不同结构的类别采用不同的破坏机制,并进一步考虑结构的非线性水平对地震动破坏作用的影响,将数以万计的实际测录到的强地震动记录按照它们对结构的破坏作用的强烈程度进行排序,最终以超越概率的形式给出不同强度水平的推荐设计地震动记录,并进行了工程实例的验证和应用。按这种方法给出的排序地震动将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个合理的设计地震动数据库,从而可以定量地控制所设计结构可能面临的未来地震风险。该书总结了在20余年的研究中所取得的四个方面研究成果,即提出了按照结构的自振周期和响应特征对结构进行分类的方法;厘清了不同类别结构的地震破坏机制,在统计意义上,分别确定了刚性、刚-柔性和柔性结构的各自破坏机制;揭示了结构的非线性程度对结构地震响应值及其响应排序的影响和对迄今为止世界上通过实际观测得到的数万条强地震动记录提出了基于超越概率表征的设计地震动的排序,从而能可靠地给出按此排序设计的抗震结构未来可能面临的地震破坏风险。 (通讯员 胡进军

                   


编辑:赵蔚

审核:余岚

分享

单月单篇点击量排名

投稿量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