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和457万人 一起走进考场

发布时间:2022-04-14

来源:江汉大学发布者:校报浏览次数:2099

“初试成绩出来时,很失落,真的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我已经决定二战了。”

“复试成绩公布了,没有过,我在看有没有可以调剂的学校。”

“三战?不了,已经考了两年了,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或许我应该找工作了。”

“刚参加完复试,自我感觉还不错,还在等待结果。”

2022年考研国家线公布后,江大学子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同学提前准备复试,有的同学等待调剂,有的同学准备“二战”“三战”,还有些同学已选择找工作啦!

  

  

据了解,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2017年首次突破200万人,到2022年已达到457万人,5年时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翻了一番!相比2021年,今年的报考人数暴涨85万,增长1.27倍。而2022年院校计划招生人数仅110万左右,也就意味着将有300多万考生落榜。其实,这个数字还是保守了。高校计划招生的总人数中还包括了推免生,如果推免生保守估计有20万人的话,意味着给统考的招生人数仅有90万人。

“一开始拉满了弓,后来好像拉‘破’了”

每天早上5:59,阿泽(尊重本人意愿,本文全部使用化名)的闹钟会准时响起。于是立刻在手机上预定江大图书馆的自习空位。6:30图书馆开门,他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涌进图书馆,通常一直学习到晚上10:30图书馆闭馆。这也是江大众多考研学子过去半年里的生活。

做出考研决定不难,难的是如何坚定走完半年的备考期;披星戴月刻苦学习不难,难的是如何面对和调节备考路上起伏不定的情绪。

“一开始拉满了弓,后来好像拉‘破’了”,阿泽这样形容最后一个月的备考时光,“那段时候我每天拿着资料站在图书馆的楼梯口背书,但什么都背不进去。那么多知识点,好像怎么背也背不完了。有时在图书馆一坐一天,可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想回去休息,脑袋空空的。”有一次,他在图书馆差点晕倒,校医说可能是长时间低头导致的颈椎问题,“医生说要多运动,其实我本来是很喜欢运动,考研后所有的爱好都舍弃了。”

意识到状态不好,阿泽试着自我调节,“我的办法就是不断降低预期,一开始给自己定400分,后来380,再到370,临考前想的是过线就行了。”

阿泽报的这个专业有800多人报考,仅有40人能进复试。阿泽无精打采地说,“我连复试都没进。”“本来以为可以进的,真的很遗憾。”

现在回想起来,阿泽仍有些自责,“我还是没有全力以赴,最后一个月每天浑浑噩噩的。明明很简单的知识点,怎么就是背不进去呢?”“可能是因为太想考上,压力太大了吧。”

考完研后,阿泽仅准备了7天就去参加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没考上怎么办?生活还要继续啊!”经过半年的研究生备考,现在再备考教资,阿泽觉得很轻松,“我看了4天书,刷了3天题就去考了,不难。”

虽然考研结束了,他依然每天背单词,在为二战准备,“明年我争取每科提10分。当然在备考的同时,我也会尝试找工作,关注就业信息。”

  

  

“哭也没用啊!试着调剂吧!”

“上周六参加完复试,今天复试成绩刚出来。”小雨眼睛红红的,一看就是刚哭过,“刚才群里有人说,成绩出来了,我立马去官网查询。虽然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是看到结果还是很难受。”宿舍室友看着她哭,都没有说话,大家只是静静地陪着她。“我复试时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回答得磕磕巴巴,没有逻辑性,手一直在抖。”她继续说道,“我考的学校复试线比去年高了10分,大家普遍都是380、390分,最高的有420分,我的初试分数也不占优势。”她慢慢平静下来,“哭也没用啊!试着调剂吧!我看看调剂信息。”

相比2021年,大部分专业的分数涨幅达10分以上,而这一年,考研大军人数多了80万,增长创历史新高。分更高了,考研人数更多了,考生更卷了。“我听说2019级(大三)有的同学,现在已经把英语单词背完一轮了,我听到时都吓了一跳,去年这时候我还没开始准备呢!”小雨说。

随着本科教育渐渐“普及化”,考研日益“高考化”。但大部分考研学子都表示“考研比高考难。”高考虽苦,复习计划有学校和老师制定,生活起居有父母照顾,高中三年唯一的目标就是完成6月的那场考试。而考研则不同,从学校信息、考试范围、报考人数、录取比例到联系导师,所有信息都是自己收集;备考安排、复习计划全由自己制定。

“人越大思想也越复杂,不像高中时只知道高考。看到身边同学拿到offer,自己就慌了神。”很多学生在一边备考时,也不忘投简历甚至面试,可实际上,仓促地面试没能让他们获得工作,还影响了复习状态。

“既然考研竞争这么激烈,为什么不考虑找工作呢?”“我们专业对男生需求量更大,女生并不吃香。很多工作对学历也有要求,确实找不到合适的、满意的工作。而且现在也没做好就业的准备。”知道有同学找到工作,即将进入国企上班,小雨感慨道,“他们多好啊,有着落了。我好希望有书读啊!”

“虽然辛苦,但很温暖”

“我已经参加完研究生复试,成绩还不错!现在就等着录取通知书啦!”阿媛语言间难掩喜悦之情,“其实从入学之初我就做好了读研的计划,很早就开始收集各种备考的信息,加了几个考上的学姐微信,她们给了我很多帮助,这大概就是江大的校友情吧!”

小洋同样通过了考研复试,在采访中他对老师和学校的暖心帮助很感激,“我找老师反映了几次自习室紧缺的情况,没想到学院直接为我们提供了专用‘考室’,还组织了几次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会,让我快速找到了复习的备考方法。学院老师不止一次找我谈心,给我加油打气,为我的整个考研复习提供贴心的帮助和指导!”

据采访了解,江大多个学院都为学生提供了专用“考室”,组织多种形式的考研经验分享会,召开专题会,安排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调研学子需求,提供一对一跟踪指导,帮助考生开展线上模拟训练,熟悉复试流程,强化专业知识,确保复试过程顺利。同时,在面试技巧、着装礼仪、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精准服务考研学子。“我们的专业老师确实很好,考前事无巨细地交代一些注意事项。”阿媛也补充道。

回忆考研时光,他们提到更多的都是些温馨的故事。“考研虽然辛苦,但是每天都很充实,图书馆、自习室里,大家从不认识到认识,每天总会有人带点吃的,分享给大家,相互加油打气。”阿泽说,“还有宿管阿姨,她说每天看着我早出晚归,相信我一定会考上。”

“我们宿舍四个人,两个考研,一个考公务员,一个找工作。我们每天作息不同,但都相互理解。有时室友会拉我去打羽毛球,让我调节一下。我初试头天晚上,收到室友们手写的纸条,看着上面鼓励的语言,特别感动。”小雨说着笑了起来。

还有三个月,他们就将离开江大,“我还是决定二战,父母特别理解和支持。6月毕业后,我就回家复习,干脆换个老人机,不受外面影响,关在家里再战一年,把后路切断拼一把。”阿泽说,“我大学四年没有什么遗憾的,拿到了国家奖学金,还遇到了特别好的老师和辅导员,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考上研究生。”

“我先调剂,不行的话再二战吧!不过找工作我也都会试试。前两天辅导员给我推荐了一个工作,还不错,打算去面试看看。感觉希望还是蛮大的。”小雨说。

“今年下半年我就将以研究生的身份进入一直梦寐以求的大学了,我将在那里继续我的科研梦。”阿媛说,“这一路付出了很多,但一想到即将步入理想的学术殿堂,觉得付出再多也值了。”小洋补充道。

在本科阶段扩大招生人数20多年后,让研究生教育发挥更大的人才蓄水池作用势在必行。当本科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普及化”教育,年轻人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升竞争力,寻求社会流动通道,考研成了他们的共同选择。然而广大学子在作出考研的决定时,是人云亦云还是出于学术兴趣和未来规划的考量,这是每个考研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年夏天,小张即将研究生毕业,“真没想到,在江大已经度过了7年。”越接近曾经无限渴望的学位证书,他越发现取得某些公务员岗位的报考资格和通过更多招聘公司的简历关只是个开始,“说到底,如果自身实力不足,照样会被淘汰”。两三年的读研经历在文凭之外还能给求学者带来什么、广大学子需要什么、如何在学习之余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似乎更应该受到关注。

相信这段流汗又流泪的岁月,终会成为每个考研学子人生中的勋章,相信命运的安排绝不会让你们空手而归,熬过寒冬,必能迎来春暖花开时。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曾经考研、正在备考和即将考研的学子们!努力吧,加油!(黄韵雅)


 

分享

单月单篇点击量排名

投稿量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