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AI支教让科技与红色基因共筑少年梦

发布时间:2025-07-22

来源:青春襄阳发布者:高西浏览次数:10

炎炎七月,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绘红途”AI实践团与“数智红途・AI筑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师生,在襄阳团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带进乡村校园。在谷城烈士陵园的红色讲堂里、昭明小学的明亮教室里,实践团成员们化身“科技辅导员”,用编程教学串联革命故事,以动手实践点燃科学梦想,让青少年在这个夏天收获一堂堂“有温度、有深度、有热度”的假期课程,让青春力量在科技赋能与红色传承的交融中绽放光彩。

“智绘红途”AI支教(实践)团与小学生合影

编程课里的“红色实践” 科技教学浸润爱国初心

“看!我编的代码让国旗升起来了!”在谷城烈士陵园放映室,昭明小学的学生们在团队志愿者的指导下完成“虚拟升旗仪式”编程课。实践团将红色教育融入AI教学,通过自编代码驱动国旗升起、用编程还原烈士事迹时间线,让青少年在敲代码的过程中理解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家长们纷纷点赞:“孩子既学会了编程逻辑,又记住了革命历史,这堂‘七彩假期’课太有意义!”

团成员一对一为小学生讲授scratch

课程链激活“科技趣” 用心用情点燃强国梦想

从太阳能手工拼装到无人机操作,再到AI科普小课堂,实践团设计的课程链环环相扣,让科技学习充满趣味与挑战。学生们亲手组装的太阳能小车在阳光下启动时,欢呼与惊叹此起彼伏;操作无人机时,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对未知的好奇。孩子们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在一次次动手实践中,科技的种子悄然播撒,少年儿童的科技梦想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萌发、熠熠生辉。

谷城县小学生展示制作的太阳能小飞机

翻转课堂促“双向成长”  AI支教架起精神桥梁

“萧楚女烈士用笔墨当武器,唤醒了无数国人。”在昭明小学萧楚女纪念馆,少先队代表佩戴红领巾,为大学生志愿者声情并茂讲解烈士事迹。这种“角色互换”的翻转课堂,是AI实践团的创新设计——不仅让青少年成为红色教育的“主讲人”,更让大学生在倾听中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当科技青年与红领巾共同完成“红色+科技”的精神接力,“七彩假期”成为两代人共成长的精神课堂。

在“七彩假期”的实践中,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绘红途”团队以AI支教为纽带,既教会孩子们前沿科技知识,又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中自然流淌。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让科技支教的火种照亮更多乡村角落,让青少年在“红色铸魂、科技赋能”的成长路上,收获知识与信念的双重成长,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持久的青春动能。

网址链接:https://m-xiangyang.cjyun.org/cmdetail/560812


分享

单月单篇点击量排名

各单位投稿量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