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孪生让红色基因在“七彩假期”活起来——江汉大学“智绘红途”实践团数字化活化红色资源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2

来源:青春襄阳发布者:高西浏览次数:10

为响应团中央“七彩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号召,让红色教育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活力,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绘红途”AI实践团与“数智红途・AI筑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襄阳团市委,以三维扫描、VR技术等前沿科技,在谷城烈士陵园、昭明小学开启红色资源数字化活化实践。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不仅为青少年暑期注入精神养分,更探索出一条“数字孪生+红色传承”的创新路径,让历史在数字时代重新“开口说话”。

“智绘红途”AI实践团队在谷城县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合影留念

毫米级复刻红色遗址,数字孪生筑牢历史“保护壳”

“每一次扫描都是对初心的丈量。”在谷城烈士陵园,江汉大学“智绘红途”AI实践团的队员们操纵无人机与三维扫描设备,对革命文物、纪念馆建筑进行毫米级数据采集。泛黄的历史照片、锈迹斑斑的烈士遗物,通过点云数据建模在数字空间“重生”,构建出完整的红色遗址数字孪生体。

这一过程不仅为珍贵红色资源装上“数字保护壳”,更让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突破物理保存的局限,为“七彩假期”红色教育提供了可触摸的“历史标本”。

团队成员正在对谷城县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进行数字建模

VR场馆搭起“云桥梁”,红色传承跨入“指尖时代”

依托扫描数据,实践团倾力打造的红色VR数字场馆已完成阶段性建设。青少年无需亲临现场,通过屏幕就能“走进”谷城烈士陵园、萧楚女纪念馆,在虚拟空间中沉浸式感悟烈士事迹。这种“云传承”模式打破时空壁垒,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在“七彩假期”共享优质红色资源,实现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到“互动体验”的跨越。

小学生代表向讲解萧楚女纪念馆概况

科技青年与红领巾共接力,数字化让红色精神“代际传”

在昭明小学萧楚女纪念馆,少先队员为大学生志愿者讲解烈士故事;在革命纪念碑前,两代人共同宣誓——实践团以数字化为纽带,推动红色教育从“被动听”变为“主动传”。当数字孪生体、VR场馆成为连接青少年与历史的桥梁,红色基因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鲜活记忆,为“七彩假期”注入深厚的精神滋养。

此次“七彩假期”实践中,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绘红途”团队用AI赋能红色资源,让历史场景可复刻、红色故事可交互、精神传承可延续。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完善红色VR数字场馆建设,推动更多红色资源“上云上线”,让红色基因在数字时代越发鲜活、更显价值。

网址链接:https://m-xiangyang.cjyun.org/cmdetail/560814


分享

单月单篇点击量排名

各单位投稿量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