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教育部颁布《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许下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十年荏苒,资助体系为无数成绩优异的寒门学子打开了通往“象牙塔”的大门,让他们能进入心仪的学府,去实现人生的理想,成就事业的辉煌。
今年,也正是江汉大学“绿色通道”开通的第十年……
十年资助助学子圆梦 十年关怀怀真情树人
——江汉大学“绿色通道”十年记
作者:撰稿 本报记者 陈敏英 学通社 张雪娇
2017年9月2日,来自湖北黄冈浠水区的学生王竞成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手里接过了装有牙膏牙刷、毛巾蚊帐、洗发水洗衣粉等生活用品的“大礼包”,这是学校给每一个办理“绿色通道”入学的贫困学子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今年,我校共有394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通过这条“通道”完成了报到手续顺利入学,并缓缴了共计252.49万元的学费。
这条由清华大学从1998年肇始,到2007年教育部出台文件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的惠及数万学生的“绿色通道”,至此在我校也已走过十年历程,解了近3000名贫困学子的燃眉之急,让他们顺利入学。而江大整套“奖、助、贷、勤、补”资助体系更是在十年里惠及校内万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心无挂碍的完成学业,从这里踏出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新生老生毕业生 生生关心
2016年9月4日,来自四川广安邻水县的胡俊杰通过“绿色通道”完成了报到手续,开始了他在江大的学习生涯。这个头一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筹不到两个人的学费而放弃填报志愿,打工供双胞胎姐姐读大学的男孩子,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帮助下,终于以544分的成绩再次通过高考,被我校法学专业录取,圆了自己的求学梦。学校考虑到他的具体情况,不仅让他通过“绿色通道”入学,而且减免了他当年4000元的学费。为此,他兴奋的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大武汉,我来了!”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强在听取了校资助中心的汇报,得知胡俊杰的经历后,更是当即表示:在大学4年期间,学校将尽量给予胡同学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帮助,助他顺利完成学业。今年9月,升读大二的胡俊杰再次通过学校资助体系顺利申请到8000元的无息贷款缴纳了学费,继续着自己的学业。
十年前,韩金玲也正是通过同样的“绿色通道”进入我校人文学院完成了学业。2015年,已经硕士毕业的她毅然放弃了高薪厚职的工作机会,重回母校当了一名辅导员。她说,是江大让她圆了求学梦,是这里的老师让她感受到了人间情。她要用自己的能力来回报母校,把爱和力量传递给她的学生们。
2007年7月,19岁的韩金玲第二次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此前一年,曾被四川师范大学录取的她,因为凑不齐学费而放弃了上学的机会。这一次,她说什么也不想再放弃。
她家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父亲残疾,母亲重病,家里的生活仅靠低保维持,学费的事儿只能自己想办法。高考完的第三天,韩金玲就到武商量贩店当了理货员。每天除了要卸4平板车的货,还要站着卖大半天商品。为了多赚钱,她兼了两班,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9点,脚伤了也不敢休息。可她一直工作到报到的前一天,学费和生活费还差2000元没凑齐。
这时,她得知了江大开通“绿色通道”,学生可以办理助学贷款并缓缴学费的消息。怀着忐忑的心情,她来到了学校,校资助中心的老师得知了她的情况后,很快就帮她办好了审批手续,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并申请到了2000元的助学贷款。
作为当年首批通过我校“绿色通道”入学的190名学生之一,韩金玲不仅个性坚韧,学习也非常刻苦。刚入校时,她把暑假打工得来的3000元钱全部凑进学费里,身上就只留了50元,这是她军训15天里的全部生活费。她没和任何人说,自己按一天3元的标准,早上、中午各吃一个馒头,晚上就靠喝水维持,硬是扛了下来。军训一结束,她就开始了边学习边兼职的生涯。因为她不仅要赚自己的生活费,每个月还要贴补父母200元钱。2008年,得知资助管理中心为缓解贫困学子的生活压力,和一些院系部门协作专门设置了“勤工助学岗”后,辅导员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韩金玲。从这一年开始,在校资助中心老师的帮助下,她入职党委宣传部的“助学岗”,一做就是3年。同时,她也靠刻苦的学习和优异的成绩连续拿了3年的校一等奖学金。加上自己课余做其他兼职的收入,韩金玲不仅赚到了她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还分担了家庭很大一部分的经济重担。而从大二到大四阶段的学费,她则都是靠着继续申请到的助学贷款解决的。
就在韩金玲以为凭着做兼职和学校的奖学金、助学贷款能让她安心完成学业的时候,她的母亲却在2009年被诊断出肺癌,高额的治疗费让家里一筹莫展。看着病床上的母亲,已经大三的韩金玲产生了辍学打工,赚钱救母的想法。
校资助中心的老师得知了她的情况,立即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找她谈心,开解忧虑,还帮助她整理材料,顺利申请到了8000元的最高额度的国家奖学金。正是这笔奖学金加上她日常打工的积蓄,支付了母亲医保之外的治疗费用,让她得以完成学业并考上了黄冈地区的公务员。
上班第一年,韩金玲就通过努力还清了所有的助学贷款。第二年,她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的研究生。2015年,硕士毕业的韩金玲得知江大招辅导员的消息,立刻放弃了开发区管委会工作的优厚待遇,重回母校,以面试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招考,成为了体育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如今,她在这个岗位已工作了3年,成了学生公认的“知心姐姐”。
十年,这个从武汉市郊走出的寒门学子,在学校的关心与帮助下,通过“绿色通道”和求学期间校方一整套完善的“奖、助、贷、勤、补”资助体系,顺利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迈出了实现理想的坚实一步。如今,学成归来的她亦把一腔感激之情全数回报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也把今后事业的追求寄托在了这片曾经助她起飞的沃土里。
为了让更多的学子受惠,到了2010年,我校又将“绿色通道”和相关资助拓展至研究生教育阶段,针对当年报考我校的研究生首次推出了“寒门学子助学计划”。凡是受过共青团中央“春蕾计划”和“希望工程”资助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若报考我校研究生并录取,除免去全部学费和住宿费外,还给予每月360.元的助学金和100—150元的特困补助,以及每年一次往返路费的报销补助。这一政策,成功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想要继续求学深造却无法承担相关费用的矛盾。到了2015年,我校又多方筹集资金,以助推研究生个人发展为落脚点,建立了多层面、全覆盖的研究生资助体系。设立了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研创新成果奖以及国家和学校的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在内的多项奖、助学金。
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在江大读书的贫寒学子从大学入学到毕业,直至读研都可以按相关规定得到学校的经济资助,这条更为广意的“绿色通道”已基本覆盖了学子求学全程。
助困帮困解困 面面俱到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情况也千差万别。为更好的将资助落实到每一个有需要的学子身上,我校资助工作十年来一直遵行着“扎根实际,调整细则,精准帮扶,严格审核”的准则实心任事,并伴随“绿色通道”,精心构建出一整套“奖、助、贷、勤、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经济资助体系。
据校资助中心的负责人介绍,从2006年4月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来,学校就不断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目前,我校整个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分为3个阶段12种资助形式,每年的资助总金额已达到2000余万元。包括入学前的生源地信用助学;入学后的绿色通道(入学时)、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重大疾病救助、参军学费代偿;离校后的应征入伍学费代偿和读研的贷款展期,基本涵盖了一名学子从入学到毕业,甚至读完研究生的全部阶段。应该说,这套体系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及时得到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帮助。
为了让资助体系能公平公正并最大化的发挥效能,十年里,我校从资格审查到资助发放直至回访复核,也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操作和执行规范。
2013年,为完善学生相关信息,做到精准帮扶、规范管理,达到档案育人的功效,校资助中心专门设置了资助档案室,规范全校困难学生档案信息,并建立了困难学生的诚信档案。当年就完成了全校5312名贫困学子的建档工作。到了2016年,该中心又在建库的基础上,首创贫困生库滚动信息档案,及时更新学生的实时信息。根据此电子档案可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年的受助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是一个既要掌控全局又必须细致周到的工作。大到全校信息库里学子们总体的资金分配,小到每一个个体的衣食住行,校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力求做到心中有数。
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工作人员们发现,很多新生虽然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但为了省生活费,没有置办齐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为此,从2013年起,校资助中心开始推出“爱心大礼包”,向通过“绿色通道”进校的学子免费发放。当年的“爱心大礼包”里除了含有牙膏牙刷、毛巾蚊帐、洗发水洗衣粉等基本生活用品,还有一套军训服、一张电信充值卡、一张图书馆免费上网卡和一张体育健身房免费健身卡,基本能满足学子们的校园生活所需。这一举措,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5年来,“爱心大礼包”已成为伴随我校“绿色通道”的一道标配。
每当寒冬来临之际,校资助中心又及时为困难学生采购御寒棉被,陪同校领导走访困难学生寝室,给学生送去温暖。2016年11月,副校长张英就到学生寝室给困难学生送棉被,了解困难学生需求,与学生们共话成长。各学院的院长、书记也都积极参与其中,将中心采购的棉被以各种形式送到困难学生手中。
除了学费和生活费,天灾和疾病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来说,也是突如其来的严重打击和身心负担。学校资助体系里的“临时困难补助”和“大病救助”,正是为此而设。2016年夏天,由于连续降雨,多地发生洪灾,我校30名来自不同灾区的学生,就及时领到了学校发放的每人1000元的特殊临时困难补助。同年,我校还为3名罹患肝癌等重疾的学生启动“大病救助”,发放救助金共计4万5千元。
“及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职责和工作。学生们的情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工作人员们必须时时关注。对信息库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细帐,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问题。”该中心的负责人如是说。
在整个资助体系里,“勤工助学”是学校非常重视的一个部分,多年来也一直贯彻着资助和育人相结合、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服务的指导思想。希望在缓解学生们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道德情操,以期获得全面的发展。
我校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从2008年开始设立,每年都由校资助中心派专人进行各部门、各学院的岗位统计和学生资格审查及招聘工作。目前,我校每个学期可以为学生提供约250个固定岗位和若干个临时岗位的工作,每个岗位每月最高工作时限为40个学时,以保证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而校资助中心也通过建QQ群的方式和各部门学生岗的指导老师进行对接,及时了解学生们勤工助学的工作情况和心理情况,以便做相应的指导和辅导。
商学院2015级的刘坤杰正是这种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模式的受益者之一。来自单亲家庭的他,刚进校时并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加上较重的经济压力带来的思想负担,一度非常彷徨和苦恼。辅导员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不仅帮助他通过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缓解了求学的经济压力,还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岗招聘。一年的勤工助学,既锻炼了他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2016年下学期,刘坤杰不仅拿下了专业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还夺得了沙盘模拟比赛湖北省赛区的第一名,顺利进入了决赛。拿下第一的刘坤杰说,选择一件事就要尽全力做到最好,感谢学校给了他前行的信心、勇气和支持。
对于学子的资助,不仅要助物,还要育心。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强就曾多次强调:在经济资助中,学校要时时浸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
校资助中心的负责人说,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心得是,经济上的解困与心理上的解困同等重要。
为了丰富贫困生的课余生活,我校从2009年开始组织国庆节的“江城一日游”活动。到了2012年,校资助中心又在各学院的贫困生中开展“诚信还贷、文明离校、感恩母校”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四进”活动,引导大家诚信做人、心怀感恩。随后此活动逐步推广至全校学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先进典型经验不仅在全省推广,还作为我省高校先进经验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刊登。2014年,学校又在毕业生中开展“感恩于心,诚信于行”的主题教育活动,倡导学生诚信感恩。11月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助学·筑梦·铸人”的主题征文比赛,进一步发挥资助育人的功效。2015年,还给贫困生发放了大武汉旅游卡,让学生课余能游览武汉的自然、人文景观,纾解身心,陶冶情操。
也是从2015年开始,校资助中心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作,对大一新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开了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要求各学院辅导员多关注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及时了解需求、疏导情绪、解决困难。还通过户外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使其团队协作等能力得到提升。
一系列的举措,令学生们纾解了压力,认识了自我,让他们在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能理解现实、找准定位,以健康的身心快乐成长。
化环学院2013级学生汪少夫在得到校长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资助,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后,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努力学习,攻坚克难,2016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7.145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创我校本科生论文影响因子之最。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得国家级奖项一项、省级奖项两项。
来自潜江一个小山村的贫困学子赵甫恒,在2016年的寒冬,勇敢跳入冰冷的河水里救起了一位不慎落水的65岁老人,并一直守护到他的亲人到来。还有身患白血病、拄拐求学仍自强不息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鑫龙;入选第二届“国家资助、助我飞翔”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的林聪……十年的助困育人工作,结出了喜人的硕果!
我校的资助工作因其一贯坚持的及时、细致、周到和严谨认真,不仅受到了学生们的信赖和好评,还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在今年8月的全省省属高校资助工作会议上,我校专门作了资助育人工作的经验介绍。而在刚刚结束的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和个人的评选中,我校也获得了湖北省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政府社会高校 层层帮扶
学生资助是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的根本保障,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曾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正是基于此,学生资助多年来都是政府、社会和高校非常重视并致力完善的工作之一。
早在2007年3月,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的两项重大国家教育政策中,有一项就是实施在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制度。财政部和教育部为此接连下发了8个文件。当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总投入就达到154亿元。第二年翻了一倍,达到308亿元。而到了2016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总投入则达到了955.84亿元。
十年时间,我校对学生资助的总投入也从2007年的1000余万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2000余万元(含国家助学金和贷款)。现在,学校每年都会拿出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且于2014年已经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应贷尽贷”。
为了在政府拨款和学校投入之外,能有更充裕的资金让贫困学子们在学习、生活的更多更具体的方面受益,学校在原有资助体系上,又加大了整合资源的力度,发掘渠道,搭建了互为补充的“社会奖(救)助体系”。近年来,除新建了30万元的“江汉大学重大疾病救助基金”,以救助身患重疾的学生外,学校还鼓励各学院积极引入企业或社会团体创建奖助学金。2014年,各学院自己设立以及企业、个人提供的用于资助体系的捐赠资金共计38万余元;到了2015年,则达到了近75万元,包括商学院校友设立的每年16万的昱申翔奖学金、法学院校友设立的每年3.2万的嘉仕奖学金等。每年有数百名贫寒学子在学习、科研和实习、创新上因此而受益。真正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打造出“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从兜底保障到个人发展的立体多维度”的保障体系。
学校党委和行政也对搭建“社会奖(救)助体系”工作十分重视,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强亲自赴企业商谈对贫困生的捐资助学问题。2017年6月,武商集团董事长、我校杰出校友刘江超回校首设了“武商励志奖学金”,总金额达300万元。该励志奖学金将分三年执行,每年100万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今年,我校5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已于6月16日首批取得了这笔奖学金。
学校的及时资助,领导和老师们的暖心关怀,让进入我校求学的贫寒学子没了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大学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坚实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受惠于国家、社会和学校,也心怀感激地把这份关爱传递给自己的学弟学妹们,用各种方式积极地回馈着母校和社会。
物信学院2013级的段金杰就是其中之一。他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又在毕业时将自己获得的4000元科研奖金全部捐赠给学院,充实到由校友于丹设立的“星火奖励基金”中,用来帮助贫困学生。
更多的贫困学子则是通过公益活动,把自己的感恩之心回馈给社会与他人。韩金玲从进校的第二年,就开始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到毕业年级的学生寝室回收不用的书籍、衣物和生活用品,自己整理干净后,再无偿提供给有需要的困难学子,解决大家的实际困难。校资助中心的老师们在得知了她的这一善举后,给予了积极的支持。随后,又将回收旧物,无偿提供给有需要的困难学生的举措保留了下来,由校资助中心全面负责并实施,成立了爱心超市,接受广大师生的捐赠。有需要的困难学生可以随时去领取所需物品。今年6月,设计学院的3名毕业生将他们自己公司设计的几十件新的衣服、裤子捐到爱心超市,想在离校时为学弟、学妹们尽些绵薄之力。
来自贵州凯里凯棠的王同学在2016年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入学手续,并顺利申请到了6000元的生源地贷款。他一直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当年10月,他就加入了“爱心社”。生科院生科技术专业的课程很紧,每天都几乎是满课,他就利用周日的时间和“爱心社”的同学们一起到艺萌康复中心给那里的残障儿童义务上课。教孩子们学拼音、学认字,带着孩子们做游戏。王同学说,他现在除了生科技术的学习,还在自学机算机等课程,尽量多的掌握技能和本领,将来学成后回乡创业。如果能成功,他还想设立基金,去资助像他一样有梦想的贫困学生。他说,是政府和学校的资助让他圆了大学梦,是辅导员老师的关怀让他很快融入了大学生活,他也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把这份爱传递下去……用资助助学子圆梦,用关怀怀真情育人。十年,三角湖畔的江大人用绿色资助体系和师者的关爱,为贫寒学子撑起了一片实现理想的天地。解决他们的困难,关心他们的成长,温暖他们的心灵。而这些孩子们,受惠于资助,也用自己的坚韧、刻苦和努力在奋发图强,实现理想。他们中很多人在学所有成、业有所成后,更是心怀感恩,积极地回馈社会。这一条无限循环的扶贫、扶智、育人、育心的“通途”,在江大经过十年的发展,正在越来越好地践行着当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