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里的管风琴

发布时间:2017-12-07

来源:江汉大学发布者:校报浏览次数:1681


作者:阿眉


  说起来,我能读到《管风琴看听读》这本书,一大半要归功于网络。
  两年前,有一天等人时拿本刚买的《万象》杂志打发时间,翻到《钢琴节花絮》一篇,忽然有个句子让我眼前一亮:“……装饰音是如此重要,它要轻轻飘浮,落得稳妥,要缠绵并且清脆,要跟前后文自圆其说而不突兀……”因曾有数年琴童母亲的经历,多少知道达到这境界需要多么长久艰苦的训练。而且,关于装饰音,那些和女儿一起反复地聆听、唱谱、练习,跟一首曲子缠斗几个月时朦朦胧胧的感觉,作者竟写得那么准确那么美。接着读下去,仍然是对钢琴节上各位演奏家的描写,每个人的个性和演奏风格都跃然纸上。可以肯定,没有演奏经验的人绝无法在音乐技术的层面描述得如此细致入微,而一个演奏家同时写得一手好文章,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比大熊猫更稀少,至少也是庶几近之。赶紧翻回上一页细看,标题下是马慧元这个陌生的名字。
  倒退个十来年,新发现一个心仪的作家,想知道她出过书吗?哪里能买到?根本无从入手。然而网络时代就不同了,上网奔赴网上书店,键入马慧元三个字搜索,一秒钟后就有两本书列出来:《北方人的巴赫》和《管风琴手记》,立刻迫不及待地下了订单。其中《管风琴手记》前的作者介绍是这样写的:“马慧元,作家,赴美留学生,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长期为《爱乐》、《万象》、《音乐爱好者》、《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杂志撰写专栏;热爱音乐,爱到无限,弹奏钢琴十余年,最擅长的、最钟爱的还是管风琴,曾从师学习数年。她敏锐的心智对音乐,特别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巴赫的管风琴曲,有着独特深切的体验。”
  更大的惊喜还在一年后,读过这两本书后循例把它们加入我在豆瓣的“我读过”书单,有一天上豆瓣时忽然发现,我的主页上豆瓣给我推荐的书目里有一本《管风琴看听读》,点进去一看,原来马慧元又出新书了———来自服务器和程序的体贴入微,有时候实在比来自于人的更加靠谱。
  买了《管风琴看听读》后,有阵子每天在电脑前读一两篇,同时把文中提到的曲目上网搜音频来听,可喜大部分都能搜到。黑胶唱片和发烧CD虽好,却没这么手到擒来。在相关的背景音乐下读那些灵动优美的词句,对音乐和文字的理解都能更加深切。有时,作为音乐门外汉,还必须去搜一下“赋格”、“康塔塔”等词条来学习一下其准确定义。且听且读中仍有挥之不去的遗憾:如果对音乐再知道得多一点,应该会更准确地理解这锦绣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吧。
  后来在豆瓣上发现马慧元的主页并加了关注。由此常常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她的一些随笔,大部分文字写的仍是音乐,而她网络上的ID,就叫做“管风琴”。
  管风琴是乐器中的古董,我却是通过网络这个最现代化的手段对其从几乎一无所知到初有了解。对于音乐,我顶破天也就算个爱好者,大概一辈子也没办法用自己的手指弹出一个及格的装饰音来。作者所钟爱和描写的管风琴,它的声音和旋律常常是书中所言需要“用耐心收获理解”的。在反复的阅读和聆听中,有些时候,耳机中传来的声音忽然会让人有瞬间的悸动和热血沸腾。还是作者的表达最为生动:“在音乐激发的幻觉中,世界奇迹般地伸展开来,生命里的谦卑和骄傲都展示了真实的面孔,种种坚执、顺服和虚怀若谷,也在世上纷纷各就各位。这些时刻是上帝送给大家多么美的礼物。”


分享

单月单篇点击量排名

投稿量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