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外国语学院 夏映雪
在日本吃的第一餐,是和朋友在她家附近的一家中华料理店。
店铺很小,坐落于一条小型商业街。凌晨,左邻右舍都已关门,这家店门口挂着昏暗的灯笼,拉开门倒是敞亮,吧台位坐着一位中年男子在默默饮酒。入口处摆着一个自动贩售机,每个按键都闪着霓虹光。和朋友踟蹰间,店家系着围裙前来帮忙,没想到也是中国人,倒是省了一番言语解释。
一盘炸鸡腿,一份沙拉,两碗面,一杯梅子酒,再加一杯乌龙茶。在冷清的深夜能有如此艳色的一餐,有种小女孩偷穿妈妈高跟鞋的窃喜感。我们忙着拍照、热络地聊着彼此间的近况。“哗啦”,一位日本青年拉开了门,点了一碗面,在旁桌沉默地吃完,安静地离开。
“谢谢老板”,酒足饭饱后,我们拉着箱子往家走。
在日本一定要吃些好的,这是我对这趟旅行的预期之一。预定了一家米其林一星餐厅,选了怀石料理。怀石料理源于日本茶道,让宾客在饮茶前吃点小食垫垫肚子,后来,随着茶道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一种饮食特色。美食是最雅俗共赏的消遣,钱多钱少各有吃法,怀石料理亦是如此。
怀石料理的制式是“一汤三菜”。前菜用7个不同样式的容器,每份都是一口的量,顾客最好依序品尝;第二道是日式热汤,清清淡淡少许浮油;第三道是一份刺身,就着一小碗饭。精致的料理为了让顾客品尝到食物的本味普遍做得特别清淡,很多人无法从中得到快感,继而感觉不值当。但吃饭的快感恰巧属于人类最原始的吞咽本能,刺激反应也无非是甜咸鲜辣这些直冲神经的香料味,对于这些高档餐厅,在单纯味觉感受之外,我更愿意体验它的创新、文化和服务。
在法国就想着一定要尝尝和牛的味道。和牛算是日本改良牛肉的统称吧,如果细分,还有产地和等级,其中最被津津乐道的是A5和牛或者神户牛肉,以及那雪花般漂亮的纹路和细腻的口感。这些传说中的国宝牛肉虽然令人心生向往,但犹如割肉放血般的价格也着实让人望而生畏。因此,即使顶着和牛的名号吃了两餐,最好也不过浅尝了下A4和牛。
和牛的吃法很多:直接煎熟的牛排,涮着吃的寿喜锅,自助的铁板烧,配饭的和牛井,肉质好的还能做成寿司生吃。
能够比拼食材的料理,真的有让人入口即惊艳的魔术。首先,好的和牛闻起来没有任何异味,甚至连牛肉味也没有,但吃进嘴里,咀嚼完全释放了肉里面的本色,厚重的肉感层层铺开却不叠加,无论是加酱还是加蛋,都有极强的平衡能力。我时常觉得好的食材或者料理就是打破对一种饮食的既定理解,比如明明应该很油腻的肥肉却有了温柔的触感,是的,温柔,虽然还是肥肉确不是壮汉般的两三快拳,而是有瘦肉做弹簧、肥肉为棉絮的懒人沙发,让人不自觉越陷越深。
武汉人对早餐有种偏执的坚持,一定要吃粉或者面。跟朋友或者家人在国外旅行,三天不过早可能就是肠胃的极限了。而日本的早餐店则是个非常欣喜的发现。
日本人和韩国人都很非常重视米饭这个主食,中国一般是炒菜下饭,但韩国和日本可以饺子配饭或者拉面配饭,有了米饭才能算完整的一餐。早餐吃饭?或许是武汉人在传统早餐之外,另一个可以尝试的风格。
早餐店也是快餐店,布置的干净简单,年轻的老板在桌后忙碌着。早上9点,食客们大都是单身男性,有刚下夜班的工人也有刚起床的宅男。一份300至400日元的套餐,包含一份蔬菜沙拉,一份肉,一个蛋,一碗饭和汤,菜色丰富﹑营养均衡﹑分量适宜。架子上的电视重复着少女们的广告,食客们安静自食,老板始终忙碌,这就是东京的早晨,秩序且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