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五期湖北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在江汉大学举行结业典礼。来自湖北黄冈、恩施、十堰、荆州等市州,和武汉市各区的40名结业学员,登台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何祚欢、付群刚、付三元、姚俐玲、徐宁等曲艺传承人讲授和指导实践课程;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话艺术家吴新伯,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周希正等曲艺界专家,为学员们讲授理论课程;江汉大学非遗研究团队的老师们全程参与授课和辅导;培训班还组织“武汉曲艺业态研学项目”,到长江人民艺术剧院观摩壹方瓦舍的相声演出。
学员石卫东首个上台表演了湖北大鼓经典曲目《大老王剃头》。学员吴高表演了湖北道情《蔡甸宝贝多》,清脆的歌喉配以优美的曲调,赞颂了莲藕、藜蒿等蔡甸特产。学员杨冬莲、孙菜英表演了有生活提示作用的湖北大鼓《养老防诈记心间》。学员们表演的湖北大鼓《我们到江大来读书》《遵纪守法保安全》,新洲善书《我夸新洲我的家乡》,湖北小曲《鹤归来》,相声《传统不low》,曲艺情景剧《江大知音情》等曲艺节目,也精彩纷呈。
江汉大学副校长李卫东教授介绍说,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既是践行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的使命、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同时也丰富了高校的学术和科研积累,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这也标志着江汉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共同推动湖北曲艺的繁荣发展。
江汉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邓斯博连续五期参与了曲艺培训班的策划与执行,谈到本期亮点,她介绍说:“我们这一次无论在课程体系上还是课程设置上,包括师资上都做了一些调整。同时我们还吸收了一批往期培训班中的学员成为本期培训班的老师,像魏智勇,他是我们曲艺培训班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员,已成为湖北大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这次我们聘请他担任第五期培训班的实践指导老师。他们的作用就是以具体节目为抓手,切实提高学员舞台表演技艺,也很好地体现了我们培训班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效果。”
此次培训授课专家、湖北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付群刚表示,通过培训,这批湖北曲艺人才明显做到了“精神上补了钙,知识上充了电,能力上加了油”,大家理解了曲艺是百艺之母,懂得了曲艺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编创与表演的文化自信,增强了传承曲艺艺术的责任感、紧迫感。他告诉学员们,回到家乡要像一颗种子,让曲艺技艺在当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让当地群众对曲艺喜闻乐见;要像火种,将湖北曲艺薪火相传,吸引年轻人投身曲艺传承,把湖北曲艺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参加本期培训的40名学员都是从全省各地曲艺传承人报名中选拔而来,他们平均年龄44岁,最小的今年才20岁。
今年刚从辽宁科技大学曲艺系毕业的张奕杰说:“今年考入江汉区文化馆后又非常幸运地被选入本期培训班,相较于以往接触的北方曲种,培训的一个月我拥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在这里不仅与荣获了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的湖北小曲名家姚俐玲、湖北大鼓名家徐宁等实践交流,还可以与来自湖北各个地区、不同流派的曲种传承人一起学习、合作创作、舞台表演,受益匪浅。”
“收获满满!”来自武汉新洲的学员张金秀是做广告打印店的,她出于对湖北大鼓的热爱,放弃自己的生意业务,来培训班学习。
学员金春爱说:“以前喜欢鼓书,只是爱好。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领会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如此优美!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哪一块都不可丢失。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让我们的曲艺一代代传扬!”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锐)
第五期湖北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在江汉大学结业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c158d06338fb46b687e0a45f81317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