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江汉大学学习已经有一个年头了,在这一年里,我对江大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校园生活。我发自心底的庆幸我能够来到江大,一年来,优良的教学教风,让我收获了许多,无论是从知识还是能力方面,都让我得到了质的飞越,这里我首先要感谢这所让我成长改变的学校。”“我进入江汉大学就是源自同学的推荐。进入江大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美好的风景,更是每位同学积极进取的心态,来报到的那天我看到中庭的考研光荣榜越发觉得这是一所学习氛围浓厚的大学” ……的确,学生是教风学风最直接的感受者,也是良好教风学风的最大受益者。学子们朴实的话语是对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最好褒奖。目前,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已在校园逐步形成,为学子实现梦想添翼。
明确教学中心地位 完善质量监控
本科教学是普通高校的立校之本。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把加强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近年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强化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如《江汉大学教学奖励实施办法》《江汉大学教师考核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从政策导向、队伍建设、教学建设、教学改革、质量监控等方面,突出和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同时,学校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工作研讨会,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把握学校办学特点,总结办学经验,交流教学成果,提出新的教学工作任务与措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为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加强质量关键点的监控、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校院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校院两级领导和教学督导听课制、职称评审师德“一票否决制”等措施。同时,学校在每学期末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工作,评教项目涵盖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及辅导和教学效果五个方面。学校于今年颁布了《江汉大学本科教学校长评选办法(试行)的通知》,设立了本科教学校长奖,最高奖金额度10万元,旨在鼓励教师潜心投入教学工作,形成爱生重教和教育育人的良好氛围。目前,全校上下已牢固树立了“教学为本,质量第一”的教学理念,各单位部门围绕支持教学、服务教学积极开展工作。在2015——2016学年的两次“网上评教”中,学生参评率平均为97%,受评教师平均分96,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高。
加强办学特色建设 激发学生潜能
办学特色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为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学校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办学特色建设,全面开展学分制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加强课程建设,采用订单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了慕课探索工作,鼓励教师尝试“互联网+”课堂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多受益。
每个学生可制定专属的课表,学校根据大数据分析开设课程,教师工资跟学生的“点赞”挂钩,提前修完学分的“学霸”还可以提前毕业……这是学分制带来的新变化。自2011级学生正式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学校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特色鲜明、多元创新的课程模块。“我们可以做到每个学生一张课程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学校实施全员导师制并制定了导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每年评选10%优秀导师给予表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或岗位聘任。为了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校还制定了奖励学分学费等激励政策;为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所有学生课外创新学分不收费。据统计,每学期有17000多人次修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近11000人次选修跨学科课程,另外还有3000多人次选修了双学位课程;学校自主的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从2011年的142项逐年增加至2016年的509项。事实证明,学分制管理模式激励教师潜心教学,提高授课质量;鼓励学生多选课程,学好课程,拓宽了学生知识结构,培养了复合型人才。
为适应武汉市发展需求,近5年,学校新增10余个地方发展急需的专业,并采用3+1模式、订单式等培养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为有效提升武汉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我校与市卫计委签订协议组建了“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目前已经招生3届近200名学生。
此外,学校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自2014年我校加入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以来,学校引进12门网络课程,立项建设29门校级微课程,80门在线开放课程。许多学生表示,学习时间和安排较以前灵活了许多,现在出门在外都可以利用手机用零碎的时间完成线上课程内容的学习。同时,学校建立了一批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学生可以随时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教师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指导,实现了时间、空间和项目的开放。
细节着手榜样引导 营造学习氛围
我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从细节着手,用榜样的力量,通过各种举措营造了一个优良的学风环境。学校先后制定了《江汉大学学生行为操守准则》《江汉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学校对违纪学生实行学院、学校二级教育管理,坚持引导和奖惩相结合,不断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杜绝学生出现失信行为。学校还建立学生党员带班、高年级辅助低年级、优秀学生群体带动后进学生群体的帮扶联动机制;明确辅导员、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把学风建设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评优评先结合起来。
在日常管理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学校确定学风建设活动主题。一年级学生实施“一年级工程”,建立入学导航教育工程、学风建设工程、生涯规划工程等“七大工程”;二年级学生重点抓好外语、计算机资格证书的考取与学习技能的培养;三年级学生在突出专业特色,重点抓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做好职业准备;四年级学生重点抓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保证毕业论文质量,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此外,各学院还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良好学风。如法学院要求每个班级每学期围绕学风建设至少开展1次主题活动,每个年级培育1个“优良学风班”,在全院打造1个“优良学风标兵班”;数计学院过选聘高年级优秀学生骨干成立“学习互促小组”对被预警的同学针对性开展学习帮扶活动。
为激励学子努力学习、刻苦专研,学校于2008年设立了“校长奖学金”,9届共90人次获奖。2014年,学校将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事迹汇编成册,公开出版了《未名山上的虹》一书(2016年,增补修订后重新出版)。他们也成为全校学生追随的楷模和学习的典范。大二学生李林红说,有身边的学长学姐做榜样,感觉学习特别有动力,有激情。同时,学校还开展“榜样的力量”等系列活动,各学院也结合实际,举办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座谈交流等。据统计,学校每年举办各类活动近100场次,近1万人次学生受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从2007级73.4%逐步上升到2012级84.3%;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近几次考试(第37次至第45次)一次性合格率从22.5%上升到39.2%,高出全国平均值25%。“学先进、看典型、赛学风、促成长”的良好氛围已逐步在校园形成。(赵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