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新年之始,本期校报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希望同学们在了解校园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同时,更多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以一个强大的内心面对生活,迎接新的挑战。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一个拥有健康而强大内心的人,爱己亦爱人,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用爱去感知这个世界,并将爱的余晖洒于他人。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通过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全员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供专业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同时,还开展了有效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积极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安全。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专兼结合、业务精良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既有全部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负责统筹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有兼职教师及各学院辅导员和部分行政人员。他们有层次地担负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学生提供快速直接的心理帮助,维护了校园和谐稳定。近三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学生极端事件。近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被授予2015年度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完善工作体系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心理咨询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也是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直接帮助的有效途径。2004年,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心全面担负起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及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目前,中心拥有独立的办公室、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同时依托教育学院心理学实验室的资源,共享行为观察室、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测试机房、学生心理测试软件。中心还利用心理学实验室的生物反馈仪、心理放松椅、厌恶治疗仪等专业设备帮助学子进行心理调试及心理训练。
学校建有校、院、班级和宿舍4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各学院副书记分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指定有1名辅导员具体负责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校还在每个班级设置有心理委员,由中心负责开展培训工作。2012年6月,校学生会成立健康与发展部,在学生层面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参与作用。2013年,学校启动了江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项目研究工作,资助专兼职教师及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实践、调查研究和干预研究。通过项目管理的形式有效提高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推动了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预防与干预齐抓 确保危机干预无死角
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实践中以重在发现,多层评估,持续干预为根本原则,构建了积极主动的预防性危机干预网络,通过发现——评估/诊断——干预3个环节,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每年新生入学以后,健康教育中心都会有计划地开展心理普查,筛查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同时要求各学院上报的疑似心理问题学生,一并纳入新生心理访谈工作。通过普查和访谈,中心及早的掌握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危机情况,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中心还制定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备案登记制度,让中心和各学院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每年的测评、访谈、危机异动登记,将全校存在危机情况的学子纳入危机干预工作档案,基本掌握了学生目前存在的,甚至是潜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使我校的危机干预工作更加高效、快捷。近年来,利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有效地干预、疏导、转介和处理了多起可能引起安全隐患的事件,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安全。
重视课堂教育 构建四级课程体系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观念的主阵地,为此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四级课程体系。
首先是公共必修课。2006年,我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通识教育类必修课,要求学生在大一学期修读,保证每名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由心理学系教师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编写,授课教师以专兼职教师为主体,该课程已经入选2014年度湖北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本科课程名单。其次是选修课。学校每年向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门数最多可达14门,每年有800余名学生选修。第三种形式是组织专题知识讲座。心理健康中心有针对性地选择专题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十余场,受教育学生累计达数千人次。第四种形式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由专业教师指导,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社团参与,内容突出专业性,既锻炼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又促进了心理学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的交流,使他们在互动与互助中实现共同成长。
发挥社团作用 实现学生朋辈互助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力量不容忽视,学校的心理健康类社团和团队均由心理学系的学生担任主力,学生身份使他们能够容易接触帮助对象并获取帮助对象的信任,而心理学专业背景则让这种帮助更有效。
我校心理健康社团中,影响力最大的NAME心理学社是成立最久,成员最多的社团。该社团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普及心理学知识,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活动、创办社团刊物等方式,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此外,还有一个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团队——“方塘有约大学生心理互助之家”。该团队主要职能是朋辈互助,通过深入学院开展团体活动,设立心灵信箱和“心连心”热线等方式为学生解除心理困扰,也利用学生身份和亲和力为学子们疏解处在萌芽状态的心理问题,较好地排除了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方塘有约的服务还扩展到了武汉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市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为流浪儿童和残疾人送去关怀,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先后获得湖北省“助残文明号”、武汉市“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国王&小丑剧团则将心理学知识与艺术结合,让观众从戏剧情节中获得对事物的独立思考能力,懂得关照心灵,从而获得人生意义的启发。剧团排演的心理剧《我的船长》得到了武汉市教育局的领导、业界专家及社会观众的认可,并被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本报记者 赵蔚 通讯员 李莉)